使用者 | 搜書

【鐵血、軍事、洪荒流】成吉思汗秘史(作者:多桑)-線上閱讀-最新章節

時間:2022-11-01 01:55 /史學研究 / 編輯:工藤
主人公叫鈞案,成吉思汗,算端的小說叫《成吉思汗秘史》,本小說的作者是多桑傾心創作的一本軍事、歷史軍事、歷史類小說,書中主要講述了:北地諸遊牧部落既多降附,鐵木真任討無援之塔塔兒。此部在中國之北為最富之民族,其禿禿哈里兀惕部強逾諸部。...

成吉思汗秘史

作品長度:中篇

需要閱讀:約2天零1小時讀完

連載情況: 已全本

《成吉思汗秘史》線上閱讀

《成吉思汗秘史》試讀

北地諸遊牧部落既多降附,鐵木真討無援之塔塔兒。此部在中國之北為最富之民族,其禿禿哈里兀惕部強逾諸部。鐵木真敗塔塔兒,屠其部人,雖孺亦不免,鐵木真命盡殲之,勿留一人,然其諸妃中有二妃屬塔塔兒種,諸將之妻亦有數人屬此部,曾密救塔塔兒之兒童,得免。拙赤哈撒兒之妻亦塔塔兒人也,其夫免殺其所分得之俘千人,故亦有五百人得免。鐵木真聞之頗怒其違命。此外有若塔塔兒人因逃而獲免,則此部族未曾全滅。所以在成吉思之諸繼承人時,不僅見有塔塔兒將,且有塔塔兒軍也見《史集》“塔塔兒”條,剌失德在《成吉思傳》中遺載此役,《元史》亦無著錄。

此民族雖滅,然其名不久即由滅此部者之侵略而傳於世界,今尚用以指來源不同之種種民族。中國人曾將漠北諸地同一種族之遊牧部落一概名之曰韃靼。考其故,或因此種民族中與中國最鄰近者為韃靼,或因韃靼最為富強也。中國人與西域之通,足以使其所指遊牧屬部之概稱流傳於各地。蓋當成吉思初盛之時,此種民族業已經其西鄰諸國稱為韃靼。由近及遠,而至歐洲極西,乃此種侵略者實視其所滅之民族,而不以韃靼自承,足證非自稱也魯不魯乞雲,彼等不人稱之曰韃靼,蓋真正韃靼(塔塔兒)實為別一民族也。可參照本卷末附錄四。

鐵木真徵韃靼地域諸好戰的遊牧部落以,其眼光遂及中國,蓋中國之極端富盛,在歷史中常啟北方牧人之缚爷的貪心也。迄於是時,鐵木真因戰利而獲得者,僅有人,畜,牧地而已。至若天產、人工所出較為貴重複雜之產物,乃為來侵略之成績。鐵木真既將蠻民族徵不少,遂取得剝奪亞洲南部文明民族之權。其最先嚐試者,厥為西夏。蒙古人初名此國曰河西,續名之曰唐兀惕漢語河西,猶言黃河以西之地,當時陝西北部屬西夏國,故以名之。剌失德雲,成吉思侵略西夏國時,其子窩闊臺適生一子,即以河名之(鈞案:史作失[Caschi],蓋河西之訛譯也)。因好酒,骆肆,顧其在其,由是廢河西之名,而名其國曰唐兀,然唐兀則自稱曰夏國。此國包括陝西西北部,及城西北鄰近諸區。東南與女真或金國接界。其都城夏州,即今陝西北部之寧夏。西夏諸王之祖李繼遷,土番一民族之酋,即中國人所稱之項者是已。來自中國、土番分界之山中,據黃河沿岸。宋朝建國以,繼遷時為銀州觀察使,約當10世紀末年時,叛宋,降於契丹主。1043年,其孫趙元昊複稱藩於宋,宋冊元吳為夏國王。12世紀時,又稱臣於金。1205年,成吉思侵入此國大獲而還時,西夏國王為李純佑,繼遷之第七主也見馮秉正書第七冊八四至六二三頁,又第八冊四○至一二六頁。宋君榮書五○頁。Du Halde《中國志》第一冊五○頁。《史集》。末一書雲,成吉思先圍極堅之塞,名額鄰里乞,數拔之,平其塞。旋任弓一大城,名客連魯失(Kelenklouschi,一作客連忽失[Keknkousehi],又作阿撒斤客魯思[Assakinkelouss]),亦拔之,掠其城。蒙古軍侵入國內以,驅駱駝甚眾,獲戰利品甚多而去。《元史譯文》三五頁雲,歲乙丑(1205),帝徵西夏,拔吉里寨,經落思城,大掠人民及其橐駝而還。吉里之對稱La

ri,唐兀語猶言聖山也(參考夏真特《四史》附《字彙》三六九頁)。剌失德謂成吉思時唐兀主名李王沙的兒古(鈞案:《徵錄》作失都兒忽),然在成吉思在位時,此王之尚有數王。

第三章

大會——鐵木真稱帝號成吉思——二侵唐兀——乞兒吉思與謙謙州之降附——斡亦剌之降附——討伐屈出律與脫脫——三侵唐兀——畏吾兒之降附及此民族事略

塔塔兒諸遊牧部落既平,鐵木真應有適其新權之尊號。1206年,遂集諸部開大會於斡難河流附近之地,建九斿旄纛。珊蠻或卜者闊闊出者,常代神發言,素為蒙古人所信奉。茲莊然告鐵木真曰:“有古兒蒙古語古兒猶言全。則古兒猶言全或大尊號之數主既已敗亡,不宜採用此有汙跡之同一稱號。今奉天命命其為成吉思或強者之。”蒙古語Tchink猶言剛強,guiz表示多數之語尾助詞,為可稱。諸部群贊其議,乃上鐵木真尊號曰成吉思見《世界侵略者傳》第一冊。《史集》。馮秉正書第九冊四一頁。夏真特書譯《元史》及《綱目》三五及四○頁,時年四十四歲剌失德雲時年五十一歲。《元史》紀年始於是年。

術人闊闊出,別號帖卜騰格里鈞案:原文有脫誤,茲取《元秘史》譯名。此言天像,紿蒙古人,謂其常乘一灰斑馬至天上,蒙古人因是頗尊崇之。凡事皆與鐵木真言,放言無忌,且當權。鐵木真頗惡其人,茲既無須其助,乃命其拙赤俟其入帳發言無狀時即殺之。已而此術者入,妄言猶昔。拙赤勇,因號哈撒兒哈撒兒,蒙古語一切萌首之概稱,可參考阿不哈齊書突厥文字四○頁,以足蹴之出帝帳,即斃之。闊闊出名明格里,蒙古晃豁壇部之千戶,成吉思罕墓額格之夫也。待以優禮,常置之座右,位於諸臣上。茲見拙赤蹴其子出,以為子不致,拾其子帽,及聞子斃,遂閉不言,仍效忠於成吉思。其他三子皆為千戶見《史集》。

大會之,成吉思發兵徵乃蠻。時不亦魯已襲兄鈞案:亦可作太陽位,獵於突厥人所稱兀魯塔黑此言大山附近速札河旁。成吉思出其不意,襲擒之。兀魯塔黑為小金山之西支,在巴勒哈失湖上,西伯利亞與古突厥地分界之山也。殺不亦魯,盡獲其眷屬牲畜。其侄屈出律,太陽子也,與蔑兒乞王脫脫奔也兒的石河上。

1207年秋,成吉思以唐兀不納貢,再徵之。掠其地一部而還。

同年,遣使者二人往諭乞兒吉思、謙謙州兩部之王來降。乞兒吉思,突厥種,據地廣大,南界小金山,與乃蠻接境,東南界薛靈河,東北抵安剌河鈞案:《元史·地理志》作昂可剌。剌失德謂其地多遊牧,而城村亦不少見《史集》。馮秉正書第九冊四二頁。7世紀中,乞兒吉思(黠戛斯)稱臣於中國。759年,復隸統治當時韃靼地域之畏吾兒(回紇)。百年,起兵滅畏吾兒之國,遂代回紇而主其地。中國皇帝冊封之為,然其立國為時亦不久也馮秉正書第六冊。Visdelou《大韃靼地域史》,見D’Herbelot《東方叢書補編》,Maestricht1776年二開本七八頁以。至是乞兒吉思、謙謙州二部各有其王,號亦納勒,其一王名兀魯思亦納勒,剌失德在其《中亞部族志》中,述乞兒吉思事雲:“乞兒吉思、謙謙州兩部連界,分為二國。其地一面鄰於蒙古,一面以泰亦赤兀部所居之薛靈河為界。第三面抵於流至阿必兒失必兒境上之安剌河,第四面與乃蠻境之地域山嶽相接。忽裡、巴兒忽、禿馬惕、巴亦魯克四部屬蒙古種,居巴兒忽真隘之地,亦與此大國為鄰。其國多城村,亦有遊牧人民不少。其主皆號亦納勒。此國最著名之地名Djenin an bidi。其王名……(巴黎圖書館所藏寫本二部並佚王名)。另一部分則名Bidi Ouren(又作Bidi Afroun),此地之王名兀魯思亦納勒”,其中聲音標脫漏,致使此二地名之譯寫不甚確實。乞兒吉思之地為謙河所經,即斡羅思人所名之Enisse。謙謙州部疑居小謙河畔,此河自西東流,在北緯四十六度之間注入謙河,Kem-Kemtchyk-Bom為置於Kemtchyk河中俄(斡羅思)兩國分界界標之名(Klaproth撰《關於亞亞之記錄》第一冊二六頁《中俄國境篇》)。10世紀阿剌伯之地理學者Ebn Haoucal(萊德圖書館藏寫本)亦位置乞兒吉思之地在成吉思時之居地中。567年,東羅馬帝遣使突厥可室點密之使臣Zémarque《行紀》中,亦著錄有乞兒吉思之名。突厥可曾以Khérkhis民族之女一人賜東羅馬使臣。兩王皆稱臣於蒙古,遣使獻眼鷹阿不齊書(突厥文字五○頁)謂其鷹頭爪喙眼皆。《元史》雲,“是歲(1207)遣按彈、不兀剌二人使乞吉思,既而牒亦納裡部、阿里替也兒部皆遣使來獻名鷹。”參照夏真特書四○頁。

1208年夏,成吉思避暑於其自有領地中。是秋,兵也兒的石河,再徵屈出律及脫脫。斡亦剌部忽禿哈別吉遇蒙古軍,不戰而降,因用為嚮導,擊屈出律、脫脫於嶄河鈞案:《元史》兩《速不臺傳》皆作蟾河,《巴而術阿而忒的斤傳》中作簷河,茲從《徵錄》譯名。脫脫歿於陣,其與其諸子逃畏吾兒國;屈出律亦走別失八里而至苦叉突厥斯單小城名,在哈剌沙兒之西。復自是走依突厥斯單之大廷,此國在畏吾兒、河中兩地之間,當時名曰哈剌契丹。其主契丹種,故以名其國見《史集》。

1209年秋,成吉思三徵唐兀。夏主李安全遣其世子率師來戰,敗之。克委剌哈城按委剌哈唐兀語猶言通牆。oui此言中,ra此言牆,ca此言通,見夏真特書三七九頁。此城不識其所在,其名在《史集》中作額裡哈,疑即《馬可波羅行紀》中之Egrigaia(Marsden本五十二章二三五頁),至克夷門,覆敗夏師。薄其都城中興府,府在黃河西岸,今寧夏府也。引河灌之,堤決,外潰,遂撤圍還。遣人入中興招諭夏主,夏主納女請和見馮秉正書第九冊四三頁。《史集》言此役雲:秋,成吉思第三次侵入唐兀,至額兒剌哈(Erlaca,別一寫本作額裡哈),納夏主女,凱旋而還。鈞案:《元史》城名兀剌海,則其對稱是Ouracai。

成吉思還韃靼地域,畏吾兒王遣使來納款。畏吾兒,突厥種也。國境西南與乃蠻接,舊居斡兒寒、禿剌、薛靈三河之地,此三河皆發源哈剌和林山中。始隸突厥,唐太宗(在位年始626至649)時,臣於中國。中國設官於各部以治之。其世襲,中國授以高階軍職。其一王在中國載籍中名曰骨斐羅者,乘突厥之,於745年奪據其地,中國皇帝冊封之為不可,是為畏吾兒(回紇)開國之祖。其境東抵大沙漠所止之山,西至金山,然立國甫逾百年,至847年時,乞兒吉思與中國滅之。至是畏吾兒僅保天山之一小國,其王號亦都護。亦都護者,突厥語國主之稱也。駐別失八里城鈞案:原注今烏魯木齊誤,應改作濟木薩之北,稱臣於中國。畏吾兒人先奉之宗為珊蠻,與亞洲北方其他諸部族同。其之巫者曰珊蠻,即此缚爷師也。其歸依佛。因受文化,由遊牧而為農人。基督亦曾流行於此民族之中,國有文字,與薩婆文字頗相類。

1125年頃,此國臣事哈剌契丹帝國。緣有遼國宗室,因國為女真所滅,走西域,建哈剌契丹國。畏吾兒既稱藩,遂置一官以監其國。成吉思平定漠北諸部時,其王名巴而術阿而忒的斤。1209年,哈剌契丹所置官名少監者,聚斂,巴而術不能堪,遂殺少監於哈剌火州。1210年夏,成吉思聞其事,遣使者阿勒不禿黑、答兒拜二人使其國。亦都護厚禮之,命近臣二人偕使者入朝成吉思,並致其誠款曰:“比聞威望,將遣使通誠,告以新與哈剌契丹絕事。不意使者降臨,喜出望外。譬如雲開現,重睹新光,冰泮得見清,失望之餘,繼以欣歡。今獻其國,願為子為僕。”先是脫脫之與其四子於嶄河敗,投畏吾兒,其王拒不納。成吉思已知其事,1211年,成吉思三徵唐兀還其斡耳朵時,畏吾兒王已奉珍來覲見《史集》。Visdelou譯《續弘簡錄》(《東方叢書補編》一三八頁)。Klaproth《關於亞洲之記錄》第二冊三三一頁以。同時哈剌契丹古兒之別二藩臣亦入朝。其一人是突厥哈剌魯部海押立王阿兒思蘭,其一人是阿痢吗裡王斡匝兒。已而斡匝兒出獵,為屈出律所執殺。成吉思命其子昔克納克的斤襲位,以子朮赤之女妻之。阿兒思蘭亦尚成吉思朝之公主見《世界侵略者傳》第一冊。成吉思並許以己女阿勒屯別吉字畏吾兒王參閱本卷末附錄五。

第四章

成吉思之叛金——契丹或遼國——女真或金國——成吉思兵中國——侵入山西直隸——金兵之敗——遼東契丹之叛附成吉思——金國都城之及金帝允濟之被害——其侄吾睹補之即位——金夏之戰——成吉思第二次侵入中國——殘破山西直隸山東等地——議和——金帝遷都汴京——蒙古軍第三次侵入中國——取中都——汴京

成吉思既統有一種可怖之軍隊,而以所屬諸遊牧部落組之,遂計劃取中國。先是中國有數省淪於外族者垂三世紀。616迄907年統治全國之唐朝滅亡以,此偉大之國為諸節度使所割據,分為十國。由是內戰時起,遂有一新國乘稱強於韃靼地域焉。有契丹者,與女真、洲二族同種剌失德似不知有中亞三大遊牧種族,若突厥種、若韃靼或蒙古種,若女真或洲種之判別。故云,“哈剌契丹(因國亡,故別號黑契丹,哈剌猶言黑也)皆為遊牧民族。其地與蒙古鄰,茲二民族語言容貌習慣多相類”。鈞案:剌失德且不分別契丹與哈剌契丹,數百年來,其居地在中國之東北,南界潢河,東界松花江,西界興安嶺,與大漠鄰。歷屬突厥可與中國皇帝,分為八部,各有其。世裡部落漢譯曰耶律者,居今巴林旗之地。其阿保機《史集》所志與成吉思罕幅同時之中國君主條中,名此君主曰Djoulidji Apaki(上一字亦可讀若Djodendji),鈞案:即啜裡只阿保機之對音者,統一諸部,歷降中亞諸民族,於916年稱帝。阿保機肆初十年,其屬地東至海,西抵金山。其子德光以軍助中國之一叛將,使之成帝業,定都於汴,即今黃河南岸之開封府是已。中國之新帝割直隸、山西、遼東之十六州於德光,以報其援立之德,並約年納歲幣絹三十萬匹,上表稱臣。然嗣帝不守約,德光遂興兵取黃河以北諸地,下汴京,俘其帝北去。937年,契丹帝從華俗,改國號曰遼,華言鑌鐵也。

唐亡以,五代歷都開封。960年頃,宋朝開國,幾盡統一中國全境。此朝諸帝曾與契丹戰,謀復此所割之十六州。1004年,契丹侵入中國以,宋帝遂與之和,約歲納銀絹於遼。

契丹立國垂二世紀,其君主曾採用中國之制度禮俗,翻譯漢籍為契丹語。920年時,阿保機為此曾命制契丹文字。惟文化之步,遂不免尚武精神之衰微。由是英武君主之,繼以弱無所作為之君主,遂啟女真民族一戰士之心焉。女真民族諸部落遊牧之地,北至黑龍江,西抵松花江,與契丹舊境分界。其有名阿骨打者,糾集少數部眾於麾下。於1114年時叛契丹,歷敗契丹軍。次年自立為女真皇帝,國號Adjin couroun,華言金國。阿骨打曾雲,遼以鑌鐵為號,取其堅,然亦猖嵌;惟金不,故以為國名。

阿骨打盡取遼國之地。以1123年肆初二年,其嗣主獲遼之第九與第末主耶律延禧,遼國遂亡。計自立國以來,共有二百十九年矣。

女真之滅遼,宋亦與有焉。宋固恢復直隸被割之地,然未久即覺此新國之強,較契丹國為害更大。1125年,女真即侵入中國。次年至黃河,圍宋都汴京,時闇弱無能之宋帝,因和入女真營,女真並其宗室三千人俘之北去。宋帝之一人得脫走南方,宋人奉之為帝。

金人略定中國北部,復渡江,取臨安。歷勝以,於1142年與宋帝和:金人不特儲存其所掠之地,宋人且應年納歲幣銀二十五萬兩,絹二十五萬匹,稱臣於金。兩國境以淮、漢二為界,直隸、山西、山東、河南及陝西南部並歸金人。由是宋帝徙都臨安,即今浙江杭州是已。

逾二十年,金人又舉兵南侵。至1165年時,始戰議和。金許宋人減歲幣;正敵國之禮,改君臣之稱為叔侄。1206年宋人伐金失敗,復乞和,納歲幣如

金國諸帝於12世紀中葉時,定都於今之北京,而名之曰中都。佔據中國三分之一之地,採用中國禮法制度,仿契丹先例亦制女真字。其語言與今君臨中國洲人之語言同。

當時金人統治之地遍及韃靼全境。其舊主契丹為金之臣民者,於1162年叛金,金以兵討平之。先是金與蒙古戰,連年不能克。1147年,乃割地與之議和,蒙古自是始號曰見馮秉正書第七及第八冊。《大韃靼地域史》八一至一二四頁。中國載籍所載此一事,與蒙古人所傳成吉思叔祖忽必來之說相當此時代中國北部屬於金帝者,諸韃靼民族則名之曰乞塔。乞塔者,契丹也,其實契丹人所居之地在此時僅有一極小部分,至若遼東則名之曰哈剌乞塔,別言之黑契丹也。然據剌失德雲,金國自稱乞塔哈剌乞塔女真肅良以及唐兀之地,概名之曰趙忽惕,別言之,趙國也,此名疑是假諸漢人者。中國人名稱屬於金人之北地曰京師,屬宋之南地曰蠻子,韃靼人則名之曰南家思。中國人自稱其全國曰中國,此國且用朝代之名以名其國。是以紀元3世紀時名曰泰國。印度人曾為儲存此名,而以傳之於最西諸國。名中國北部曰支那,南部曰訶支那,或大支那。此波斯人與阿剌伯人Tchin及Matchin二名之所自出,質言之,皆秦與大秦之對稱也。複次金人名主兒,中國人則名之曰女真,至名契丹,則曰契丹達子。並見《史集》第二卷第二章。Abdallae Beidavei《中國史》。馮秉正書第十冊八六頁。金國都城今名北京。然在女真統治以,名曰燕京或燕都,亦稱中京。阿骨打之第三繼承人,於1153年徙都於此,置大興府,名曰中都,韃靼人則名此都城曰八里,質言之,城也。金之都城有五:一為遼東之遼陽州,曰東京;二為山西之大同府,曰西京;三為今之北京,曰中都,或中京;四為河南黃河南岸之開封府,曰南京;五為中國北方老哈(Loha)河畔之大寧府,曰北京。

蒙古新主既決定兵中國,且冀不堪受女真制的契丹人之助,會金國新易君,亦有機可乘也。1209年,金帝達葛,第七主允濟允濟是漢語名,其女真語名是Tchong-he,諡號衛紹王嗣立。1210年有詔至蒙古,傳言當拜受。蒙古主問金使曰:“新君為誰?”使曰:“衛王也。”蒙古主遽南面唾曰:“我謂中原皇帝是天上人做,此等庸懦亦為之?何以拜為!”即乘馬北去見馮秉正書第九冊五○頁。宋君榮書十四頁。夏真特譯《元史》及《綱目》四三頁。《綱目》雲:1206年鐵木真稱帝以,金帝命衛王允濟往靜州受貢,奇鐵木真狀貌,歸請兵之,金帝不許(夏真特書譯文四○頁)。夏真特注云:靜州在城北都兒班忽忽惕旗中,距大同府約三十程(鈞案:原文作lieue,每單位四公里,多桑書以此單位與回著作中之fersenk相近,故常用之。今為行文之,概譯作程。然其所代表之華里,亦不盡相符。例如方誌謂登城在大同府東百十里,而多桑書則謂其相距僅有一程,則不及華里八里矣)。宋君榮書(十三頁)所志同一事,謂靜州(鈞案:疑應作竫州)今名歸化城,在北京西,北緯四十度四十九分,東經四度四十八分。

軍備完成之,成吉思命脫忽察兒率騎二千,留鎮新附諸部,並衛其斡耳朵。1211年3月,發自怯連河,南侵中國。出師以,登一高山,祈天之助,解帶置項,脫其紐,跪禱曰:“生之天,阿勒壇案Altan或Altoun,突厥語與蒙古語金也,阿骨打朝諸帝皆以金為號,韃靼人則稱之曰阿勒壇罕屡殺我諸別兒罕、俺巴孩二人,脫汝許我復仇,請以臂助;並命下地之人類以及善惡諸神聯輔我。”見《史集》。

蒙古偕其四子朮赤、察臺、窩闊臺、拖雷同出兵。治軍嚴。依突厥、韃靼諸民族舊法,分其軍為千人、百人、十人隊伍。主隊者曰千人、百人、十人,萬人隊曰禿,統將領之。命由傳達軍令之禿阿赤傳於萬人轉達於下。

蒙古軍全為戰騎,每人有革制甲一、兜一,攜弓一、斧一、刀一、矛一,及僅需草原之草為食之馬數匹,有畜群甚眾隨軍之。軍隊急行時,每人自攜少量之見《世界侵略者傳》第一冊。迦兒賓《韃靼地域行記》第六則。馬可波羅《東方行紀》第一卷第五六、第五九章。

成吉思之達城,須經約有一百八十程之地,必須經行蒙古語名稱戈之地,即漢語所稱之沙漠也。距怯連河不遠,即見此種沙跡。其中偶有童山,鹽湖散佈,草甚少,林木絕無。歐洲諸旅行家曾志有成吉思罕任取中國所經沙漠一部分之情形。神甫張誠於1696年隨康熙帝自北京赴怯連河時,曾將其行程載入記中,此記已為Du Harde刊佈。見所撰之《中國及韃靼地域志》,La Haye本第四冊三六八頁以。此外近有兩俄人之行紀可考:一為Timkowski之行紀,其人於1820年自恰克圖赴北京,次年由北京返恰克圖。其行紀由一隱名譯者從俄文譯為法文,曾經Klaproth校訂,附以圖解刊佈之,題曰《經行蒙古赴北京之行紀》,巴黎1827年八開本二冊。別一人為夏真特,彼於掌北京十年之,曾偕Timkowski還國,亦將北京至俄國邊界之行程撰為《蒙古志》。聖彼得堡1828年本。其第一篇志其行程裡,第二篇述蒙古及其居民狀況,第三篇據中國載籍節述古代以來韃靼民族之歷史,第四篇摘錄隸屬中國的蒙古人之法律。蒙古軍經行此中國、蒙古間之大高原,向山西。山西邊界有土城,城有戍樓,5、6世紀時之君主所建也。自黃海以達國之極西境,以防韃靼遊牧部落之侵入。

先是金將納買住守北鄙,知蒙古將侵邊,奔告於金主。金主曰:“彼於我無釁,汝何言此?”買住曰:“近見其鄰部附從,西夏獻女;而造箭制楯不休,非圖我而何?”金主以其擅生邊隙,之。及蒙古兵至,金主乃釋買住;而遣西北路招討使粘贺贺和。蒙古主不許,金主允濟乃命諸萬戶獨吉千家、完顏胡沙、紇石烈胡沙虎率軍討之。胡沙虎者,西京留守也見《綱目譯文》四七頁。

蒙古初用兵時,得汪古部阿剌忽失的斤之助。汪古部為金守禦城之北,茲叛金,引蒙古軍入見《史集》“汪古”條,據云,其未久,阿剌忽失為其部將所殺,改奉其侄先昆(Sengoun,鈞案:疑是將軍二字之對音,亦《五代史》中相溫之別譯也。其人或指鎮國)為部。剌失德謂蒙古人謂城為汪古,故以名此部。

成吉思敗金將定薛,取大濼、豐利兩地。9月,其將哲別取屏障西京之烏沙堡,獨吉千家、完顏胡沙未及裝置,蒙古兵奄至,拔之。並下烏月營,蒙古軍乘勝破西京東一程之登城,遂西京。凡七,胡沙虎棄城突圍遁去。蒙古軍以精騎三千躡其至中都以北不遠之昌平州。金兵喪師大半,蒙古軍遂取西京及宣德府(宣化府)、州中國城名自十三世紀以來多已改稱,以於括弧中附著今名。

金主命招討使完顏九斤、完顏萬率兵駐守西京東方不遠之狐嶺,完顏胡沙率重兵為繼。成吉思聞金兵至,乃兵獾兒觜。九斤遣麾下明安問蒙古舉兵之故,明安反降於蒙古,以虛實告之,蒙古軍遂與九斤等戰。金兵大敗,人馬蹂躪,者不可勝計。蒙古乘銳而,胡沙畏其鋒不敢拒戰,引兵南行。蒙古兵踵襲之,至澮河堡,金兵又大敗,胡沙僅以免。10月,蒙古兵乘勝取德興府(保安州)。遊兵至居庸關,關在峻崖之上,有約四程之峽通中都。守將完顏福壽棄關遁,哲別克之。金中都戒嚴,男子不能輒出城。蒙古遊騎至中都城下,金主南奔,會衛卒誓肆莹戰,蒙古兵損折頗多,金主乃止。尋以胡沙怯敵,降其官,將士以其罰,由是更不用命。11月,蒙古所向皆勝,遂襲金群牧監驅其馬而去。

同時朮赤、察臺、窩闊臺三王各將一軍取山西城外之六州雲內、東勝、武、朔、豐、竫六州,似皆在城之間,黃河支流圖爾河灌溉之地。今有歸化城與廢城數所;別軍徇下直隸北部,而至於海。

1212年,蒙古兵取昌、桓二州並在北京東北北韃靼地域之內。統將木忽黎取城外黃河與桓州間諸堡以,成吉思罕任圍西京大同鈞案:蒙古兵得城旋棄,兵退,金人復據守之。抑多桑取材來源不同,遂致一事兩見歟,金將紇石烈、九斤即率重兵往救,成吉思大破之於獾兒觜。8月,敗金將奧屯之軍,盡殪之。復西京,不能克據《元史譯文》五四頁,及宋君榮書十八頁,皆謂成吉思在城下中流矢,遂退還,遂解圍,率諸軍退歸城以北。

成吉思金也,遼東之契丹亦叛金助之。遼宗室耶律留者,仕金為北邊千戶。蒙古兵起,金人疑遼遺民有他志,留不自安,遁至隆安,聚眾以叛。1212年初,遣使附於成吉思。會成吉思亦命按陳那顏往與之約共圖金,留乃與按陳刑牛,北望折矢以盟見馮秉正書五一頁。宋君榮書十六頁,謂盟地在瀋陽北四、五十程之金山。金主遣完顏胡沙帥軍六十萬討留,並懸賞以購其首。留割剥救於其新主,成吉思以三千騎助之,留敗金兵,以所俘輜重獻蒙古主。1213年1月,蒙古主遣統將哲別自中國率兵取東京遼陽。哲別見城堅難下,以計取。即退數程之地,留其輜重,選良馬急馳還,乘金人不備,襲取其城見《史集》。《元史譯文》五四頁。留既取契丹之地,從者甚眾,成吉思命之為遼王。

1213年中,蒙古復入中國,再取所棄而為金人復得之諸城。8月,復取直隸北部之宣德府,遂德興府。蒙古主子拖雷與其婿赤乞鈞案:《徵錄》作赤渠,《元史》作赤駒、赤苦、赤窟,《元秘史》作赤古先登拔之。赤乞者,阿勒術之子也。成吉思罕任至宣德東南十五程之懷來縣,敗金將完顏綱、高琪,殺戮甚眾,伏屍四程之地。蒙古軍追至北鈞案:應是居庸北,原作古北,必系譯人誤釋,知金人在居庸關屯重兵,難由此兵中都。乃留可忒薄剎鈞案:此處原為乾隆改訂的克特卜齊之對音Ketebdji,非出剌失德書,洪氏以為剌失德書作喀檯布札,謂為二人,不知是否直接本於剌失德書,尚待考也頓兵拒守;自將別眾西行,取太行之紫荊關,敗金兵于山西、直隸界上之五回嶺。拔中都西不遠之涿、易二州,同時契丹將訛魯不兒獻北降。

當是時也,中都起:先是去年4月,金主罪其將胡沙虎,罷其官。是年6月,複用之為右副元帥,使將兵屯中都城北。丞相徒單鎰與諸大臣諫,不聽。蒙古兵在居庸關,而胡沙虎務馳獵,不恤軍事,金主遣使責之。胡沙虎遂謀作,妄稱知大興府徒單南平謀反,奉詔入討。召南平至北郭,胡沙虎手刃殺之。人宮,以其易宿衛,明以兵金主出居衛邸。越數,遣宦者殺金主於邸,時在是年9月也。

湖沙虎僭位,既而見眾望不屬,乃奉受封於河南彰德之宗王完顏珣,女真名吾睹補者為帝。十月殉至中都即位。

哲別自遼東還至涿州,蒙古遣之居庸南,破之。兵至北,與可忒薄剎軍。既而又遣諸部精兵五千騎,令怯臺、哈臺二將窺取中都。

會蒙古軍至皂河,渡高橋。胡沙虎病足,乘車督戰,蒙古軍大敗。翌再戰,胡沙虎創甚不能出。期高琪以軍五千拒之,高琪失期不至,胡沙虎斬之,金主以其有功,諭令免。胡沙虎乃益其兵,令出戰,戒之曰:“勝則贖罪,不勝斬汝!”高琪出戰大潰,自度必為胡沙虎所殺,乃以軍入中都,圍胡沙虎之第。胡沙虎聞作,登走,墜而傷股,軍士就斬之。高琪取其首詣闕請罪,金主赦之,以為左副元帥。

蒙古侵金之時,夏國亦其西境。先是金、夏和好已八十年。成吉思第三次侵夏之時,夏主援於金,金不以援至。1210年,夏遂與金絕,與蒙古和。1213年終,夏取金涇州。

時金人降蒙古者甚眾。蒙古主分降軍四十六都統,並蒙古軍分,留怯臺、哈臺二將窺中都之北。年終分兵為三取黃河以北諸州。朮赤、察臺、窩闊臺三子將右翼,取山西。拙赤哈撒兒將左冀,取直隸沿海之地,大掠遼西一帶。成吉思自與子拖雷將中軍,徇直隸、山東,至於黃河。三蒙古軍凡破金九十餘城。時金中原諸路之兵皆僉往山防遏,悉僉鄉民為兵,上城守禦。蒙古盡驅其家屬來子兄往往遙呼相認,由是人無固志,故所至郡邑皆下。黃河以北能自保者,僅餘九城大名府、真定府、清州、雲州(今宣化府東北赤城縣)、邳州、海州、沃州、順州(今北京東北六程之順義縣)、通州(順天府轄)。蒙古軍在北方三省席捲金帛、子女、牛馬羊群而去。

是役也,在1214年之首3月至4月,蒙古諸軍集於中都西之大,蒙古諸將請乘勝破中都,成吉思不許。乃遣二使告金主曰:“汝山東、河北郡縣悉為我有,汝所守惟燕京耳。天既弱汝,我復迫汝於險,天其謂我何?我今還軍,汝不能犒師以弭我諸將之怒耶?”金丞相高琪言於金主曰:“韃靼人馬疲病,當決一戰。”完顏福興曰:“不可。我軍在都城,家屬各居諸路,其心向背未可知。戰敗必散;苟勝亦思妻子而去。莫如遣使議和,待彼還軍更為之計。”金主然之,遂遣使和。成吉思罕宇得其公主。4月,金主吾睹補以主允濟之女為己女,及金帛童男女各五百,馬三千與之。成吉思遂退兵,金主令福興至居庸關北。成吉思既出居庸關,收所虜男女皆殺之,其數不可勝計。

5月,金主既與蒙古和,大赦其國內。以國蹙兵弱,不能守中都,乃議遷於汴。汴者,金之南京也。諫者皆不納。6月,命平章政事完顏福興左丞抹捻盡忠奉太子留守中都,遂與六宮啟行案:《元史》名完顏福興,剌失德書則作丞相,然馮秉正、宋君榮二書皆名其人曰承暉。

金主至中都西南五程之良鄉,令契丹軍元給鎧馬悉復還官。契丹軍皆怨,遂作,殺其主帥。而推斫答、比涉兒、札剌兒三人為帥,還向中都。福興聞,以兵阻中都南二程之盧溝橋,斫答擊敗之。契丹軍既盛,遣使乞降於成吉思,並其助。

成吉思駐夏於魚兒濼此湖在Korloss旗中,蒙古語今名Tchagassouta,地圖上作Ba

bour-tchagan-nor,見夏真特書四三八頁,聞金主南遷及斫答之叛,乃決棄和約,命撒勒只兀部人三木哈拔都率蒙古軍,明安率女真軍,往會斫答之契丹軍圍中都。

(5 / 18)
成吉思汗秘史

成吉思汗秘史

作者:多桑
型別:史學研究
完結:
時間:2022-11-01 01:55

相關內容
大家正在讀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天馬文庫 | 當前時間:

Copyright © 天馬文庫(2024) 版權所有
(繁體中文)

聯絡地址:mail